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锤炼党性的重要法宝

为什么要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保持党组织健壮活力的”金钥匙”。就像文章中提到的那样,批评是对他人的缺点提出意见,自我批评则是刀刃向内、直面自身不足。这种”照镜子、正衣冠”的行为,不仅能及时发现职业中的难题,更能让党员干部在红脸出汗中成长。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连队只会唱赞歌、不敢说真话,战斗力还能强吗?解放军某团”红一连”的操作告诉我们:正是靠着”提职补短会””立功揭短会”这样的独特组织生活,才锻造出攻无不克的尖刀连。

批评与自我批评怎样落到实处?

要让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发挥影响,关键在”真”字上下功夫。看看”红一连”是怎么做的——老连长升职不开欢送会,反而开”补短会”;士官立功后第一时刻开”揭短会”。这种不走过场、直击痛点的行为,值得我们每个党支部进修。

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 营造坦诚气氛:像连队门匾写的”清留名、正生威”,先把”面子文化”打破

2. 建立常态机制:不是等出了难题才批评,而是像”随机补短会”那样随时开展

3. 领导干部带头:从连长到普通士官,人人都要习性被”拍肩膀””拉袖子”

新时代怎样用好这个传家宝?

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进步的今天,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它不仅是组织生活会的”规定动作”,更应成为日常职业的”自选动作”。

文章中提到的那位立功后产生懈怠心情的士官,通过自我批评及时警醒。这提醒我们: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就像连队党支部拓展资料的——每一次诚恳的批评,都是一次”药到病除的小手术”。

说到底,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让党员干部在互相提醒中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我们的党组织才能像”红一连”那样,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活力和战斗力。

无论兄弟们所在的党支部最近开展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吗?效果怎样?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无论兄弟们的操作心得!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