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的写作背景
1、《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一篇记人传记型文章,以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情感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2、写作背景: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情,亲如兄弟”。
3、《邓稼先》创作背景如下:《邓稼先》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有改动),是邓稼先的好友杨振宁为他写的一篇回忆录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光辉的一生。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无限悲痛。
4、邓稼先的写作背景源于对其辉煌人生和卓越贡献的深深敬仰。作为一位杰出的核物理学家和中国的两弹一星功勋,邓稼先的一生充满了奋斗与牺牲,他的故事是民族灵魂与时代灵魂的完美结合。邓稼先的人生旅程始于半个多世纪前,那时正值中华民族饱受欺侮的时代。
5、作者是杨振宁,他是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与邓稼先有深厚的友情,两人是中学、大学以及留学期间的同学,情谊长达50年,亲如兄弟。
2012诺贝尔奖获得者人物简介(50字内)
1、莫言,生于1955年2月17日,山东高密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Brian K. Kobilka,美国公民。1955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Little Falls。1981年从耶鲁大学医学院获得MD。
2、莫言原名管谟业,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在2011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原名管漠业1955年2月17日生。
3、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年),瑞典化学家发明家和工业家,诺贝尔奖金创立人。 1833年10月21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他不仅从事学说研究,而且进行工业操作。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小故事20字到50字
1、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的小故事 简朴生活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一点时刻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2、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科赫的小故事 1862年,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在对新生进行面试和笔试后,亨尔教授脸上露出了笑容,但他马上又神色凝重起来。由于他隐约感觉到这届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他教学生涯中碰到的最聪明的苗子。
3、莫言 在莫言上高中的时候,莫言家里做了个猪圈,养了几头猪,没到星期六的时候就去父亲那儿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刻回家去推饲料。然而等猪长大后,猪的胃口变大了,饲料也不够吃了。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莫言父亲整天为着猪圈里几头猪愁眉苦脸。
4、年首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法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苏利·普吕多姆。他获悉得奖消息后,在巴黎近郊的住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他知道自己所获得的奖金是写了35年诗的总收入的4倍以上时,显得异常惊喜。同时他表示,要拿出其中的一部分奖金资助那些苦于出第一本诗集的青年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