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兵说每次跃出机舱就把生死置之度外

勇气的选择:生死盲跳的挑战

回忆起17年前的那一刻,空降兵刘志保的心中依旧波澜壮阔。汶川地震后,他和14名战友被紧急召回,面对4999米的高空也毫不犹豫地准备“生死盲跳”。在一个没有天气数据、没有可见目标,也没有指引的情况下,他们不断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想象一下,面对悬崖峭壁,你唯一的选择就是相信自己,摒弃恐惧,这是否真的很艰难呢?

无畏的跳跃:使命必达的信念

当天,刘志保作为第二梯队的跳伞者跃出机舱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选择一个安全的降落点。可在高达4999米的空中,缺氧和严寒时时刻刻不在考验他的意志。他的身旁是同样怀揣使命的战友们,大家都清楚,完成任务不仅关乎个人的荣誉,更是对那些受灾百姓的承诺。在这个经过中,是否有想过“我能否平安归来”?答案早已在他们心中被抛开,转而化为“我们一定能完成任务”。

退伍后的责任:继续为人民服务

虽然脱下了军装,刘志保的责任感并没有减少。在家乡安徽,他成为了一名基层职业者,依然如昔守护着家乡。他在社区积极参与防汛巡查、组织应急演练,始终践行着那个“军人”的信念。想象一下,在洪水肆虐的时候,他带着团队不顾危险,去救助那些被困的居民,难道他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生死与共:不变的战友情谊

时光荏苒,但刘志保与战友们之间的情谊依旧紧密。他们的微信群“KJ·15”至今还在活跃,彼此分享着心声和生活中的点滴。每当有战斗的召唤,他们总是毫不犹豫地回应:若有战,召必回。这三字背后,不仅仅是空降兵的誓言,更是他们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大家或许也会问,这样的情谊是否能跨越生死,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跨越时空的使命感

刘志保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何为“使命必达”,而这种灵魂不仅存在于战场上,更融入了他平凡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正如他所说,军人的价格不仅在那惊天一跃的瞬间,更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中。这种跨越时空的使命感,正是汶川灵魂最诚实的注脚,永远铭刻在每个空降兵的心中。

因此,当空降兵说“每次跃出机舱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话语,更是对生活的敬畏和对使命的坚定承诺。这样的勇气,你能否感受到呢?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