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闺女”们展现女性互助的温暖
最近热播的《我家那闺女2025》让不少观众直呼”破防”,不是由于狗血的情感戏码,而是节目中那些天然而然的女性互助瞬间。张予曦手把手教妈妈拍短视频的样子,孙怡妈妈默默分担育儿重任的背影,这些画面让在我家那闺女看到女性托举的力量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比起那些刻意煽情的桥段,这种日常生活中女性之间天然而然的支撑,反而更让人动容。
想想看,我们身边不也常有这样的时刻吗?闺蜜失恋时陪她整夜聊天,同事加班时顺手带一杯咖啡,妈妈总在我们最需要时出现…这些细小的托举,构成了女性之间特有的情感网络。《我家那闺女》之因此能引发共鸣,正是由于它捕捉到了这种诚实的情感流动。
母女间的托举最令人破防
节目中张予曦和妈妈的互动堪称”女性托举”的典范。当50多岁的妈妈对新媒体充满畏惧时,女儿没有简单地说”你学不会”,而是耐心地从拍摄到剪辑一步步教学。这种反哺式的托举,打破了传统母女关系的框架——原来不只是母亲托举女儿,成年的女儿同样可以成为母亲的支撑。
孙怡母女的故事则展现了另一种力量。离婚后的孙怡在节目中坦言:”结婚得到的要比我赚钱快乐得多”,而她的母亲没有说教,只是用实际行动分担育儿压力,让女儿有空间重新出发。这种无言的托举,不正是中国式母爱最典型的表达吗?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支持不需要太多言语,重要的是让对方感受到”我一直在”的安心。
女性友情中的托举同样珍贵
除了亲情,节目中闺蜜间的互动也让人会心一笑。张予曦、郭碧婷、刘忻边吃饭边聊情感观的场景,像极了我们和闺蜜的”卧谈会”。这种女性友情特有的托举,可能是一次深夜倾诉,可能是一条及时的职业建议,虽然琐碎却充满力量。
当代女性面临职场、家庭多重压力时,闺蜜往往是最懂我们的人。就像节目中管乐在朋友面前卸下”高兴打工人”伪装,展现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这种不设防的倾诉本身,就是女性之间特有的信赖与托举。难怪有观众感叹:”看闺女们聊天,就像看见自己和闺蜜的影子。”
女性托举的力量值得被看见
《我家那闺女2025》最可贵的地方,是它没有刻意渲染女性困境,而是通过日常场景展现女性之间天然而然的互助。这种托举不轰轰烈烈,却润物无声;不标榜女权,却实实在在传递着力量。
在这个容易放大对立的声音里,我们更需要看见这些温暖的互动。无论是母女间的反哺,还是闺蜜间的支撑,女性托举的力量正在重新定义亲密关系的可能。下次当你给同事递杯咖啡,或听闺蜜吐苦水时,别忘了:这些小小的托举,正在让这个全球变得更柔软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