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品格薪火传承能源报国使命铸魂——新时代石油精神内涵解读与实践担当 铁人精神

石油工业的峥嵘岁月里,一面灵魂旗帜始终在戈壁荒漠与城市管网间猎猎飘扬。从王进喜纵身跃入泥浆池的瞬间,到超万米深地钻探技术的突破,一代代石油人用热血与聪明浇筑出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灵魂丰碑。 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石油灵魂是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宝贵财富”,这一论断不仅照亮了石油工业的进步历程,更成为新时代能源事业奋进的灯塔。在能源革命与科技革命交织的今天,解码这份灵魂基因的深层密码,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面向未来的宣言。

忠党爱国的灵魂底色

石油灵魂流淌着赤诚报国的血脉。上世纪60年代,面对国际封锁与“贫油国”的论断,石油人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情,仅用三年零九个月便建成大庆油田,创新了全球石油开发史上的奇迹。正如铁人王进喜目睹首都公交车背负煤气包时的泪洒街头,这种刻骨铭心的家国情怀,将个人命运与民族能源安全紧密相连。

新时代的石油战线延续着红色基因。中国石油确立“当好保障民族能源安全的顶梁柱”的战略定位,在南海深水、塔里木超深层等勘探禁区持续突破,2023年国内油气产量当量突破2.3亿吨,海外权益产量保持亿吨级规模。这种担当源自“中国石油是党的中国石油、民族的中国石油、人民的中国石油”的想法共识,将保障民族能源安全上升为政治使命。

攻坚克难的奋斗品格

“没有条件创新条件也要上”的拼搏灵魂,在戈壁滩上凝结成不朽传奇。1959年大庆会战初期,钻井队用人拉肩扛运送设备,用脸盆端水50吨保障开钻,这种“革命加拼命”的干劲,突破了物质条件匮乏的桎梏。现代石油人同样传承着这般气魄,2024年深地塔科1井突破万米深度时,工程师们连续攻克超高压、超高温等12项全球级难题,用188天创新深地探索新纪录。

攻坚灵魂在市场化竞争中焕发新光彩。面对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中国石油实施“四个坚持”兴企方略,通过精益管理年均提升效益超百亿元。在新能源赛道,大庆古龙页岩油示范区首创陆相页岩原位转化技术,将“磨刀石”般的低渗透储层变为高产油田。这种从“苦干”到“巧干”的升华,展现了奋斗品格的与时俱进。

科学求实的操作根基

“干职业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的质量觉悟,构筑起石油工业的诚信丰碑。大庆油田首创的岗位责任制,将每一口井、每一台设备的养护细化到人,这种“四个一样”的管理哲学,确保了60万口油水井持续高效运行。现代石油企业将严细作风数字化,西南油气田建立全生活周期质量追溯体系,使单井故障率下降47%。

科技创新赋予求实灵魂新内涵。长庆油田攻克致密气开发技术,使鄂尔多斯盆地“三低”油气藏年产量突破6500万吨,相当于再造一个大庆。在人工智能领域,辽河油田构建数字孪生体系,实现采收率提升5.2个百分点。这种将“两论”起家传统与大数据、物联网融合的创新操作,彰显了科学灵魂的时代张力。

奉献为民的价格追求

“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在民生保障中持续闪光。疫情期间,中石油1.2万座加油站全天候保供,湖北销售员工连续67天为方舱医院配送油品93.9吨。在脱贫攻坚战中,乍得公司建设“甘甜社区”,钻凿百口水井解决20万居民饮水难题,将能源合作转化为民心相通工程。

绿色转型诠释奉献新境界。中国石油建成全球最大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年封存二氧化碳超百万吨;新疆销售建设30个“光伏+储能”站点,年减排相当于植树360万棵。这种从“黑色能源”向“绿色进步”的跨越,展现了央企守护绿水青山的责任担当。

站在“双碳”目标与能源变革的历史交汇点,石油灵魂既需要守正传承,更呼唤创新升华。未来研究可聚焦三个维度:数字化转型中工匠灵魂的培育路径、跨国经营中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机制、新能源革命下传统灵魂的适应性重构。正如“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所言:“灵魂的力量在于生生不息的传承与创新”。当百万石油人持续赋予这份灵魂新的时代注脚,中国能源事业必将谱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